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3种置换通风方式下舱室内流场数值分析

作者: 陈思林 秋实 胡昊 杨欢 陈忠凯 来源:流体机械 日期: 2020-03-09 人气:89
针对置换通风方式下舱室内流场分布情况,采用RNG k-ε涡粘性湍流数学模型,建立了常用的3种不同置换通风方式下的舱室分析模型,对舱室内速度场、温度场及污染物浓度分布情况进行了数值分析。根据《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GB/T 27630-2011》中的评价方法,对3种通风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前进后出置换通风方式能够有效降低舱室内工作区域CO2浓度,温度调节能力强,且温度变化梯度小,可使舱室内工作区域得到品质较高的空气分布、较好的热舒适度和较高的通风效率。该种置换通风方式可用于舱室内空调通风系统的设计。

真空收集装置的空气动力学特征仿真与实验研究

作者: 陈思林 秋实 杨丹 陈忠凯 来源:机械设计与制造 日期: 2018-10-15 人气:101
针对纯吸式真空收集装置收集作业时其作业断面不平坦而导致其收集深度无法控制的问题提出在收集装置内加入导流板以改变作业断面平坦度的研究思路.利用流体力学计算软件Fluent中的k-ε湍流模型对收集装置的空气动力学特征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了导流板位置尺寸和安装角度对收集装置内部流场的影响优化了导流板安装尺寸.建立了真空收集装置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表明研制的真空收集装置在进行地面散料收集时作业断面平整收集深度可控.
    共1页/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