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挤出模具失效因素分析及疏水性涂层制备

作者: 冯仲达 阿达依·谢尔亚孜旦 来源:机床与液压 日期: 2021-01-15 人气:127
对造成挤出机模具尺寸偏差与表面精度偏差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运用ANSYS软件对模具的工作状态进行受力分析,仿真模具在磨损前与磨损后在相同载荷下的变形并与工件实际变形量进行对比;通过超景深显微镜观察模具的表面微观情况,对比上下表面的磨损情况,得到模具的主要失效因素为原料在生产过程中的腐蚀性。针对此现象,提出使用电化学加工方法制备2Cr13不锈钢表面疏水性微观形貌。结果表明:优化后2Cr13不锈钢表面具有圆形凹坑状的疏水性涂层,可以有效提高模具的耐腐蚀性,进而增加模具的使用寿命。

双正交小波对球面渐开线螺旋锥齿轮齿面拟合的研究

作者: 王永旭 阿达依·谢尔亚孜旦 刘明亮 来源:机床与液压 日期: 2021-01-06 人气:88
为提高螺旋锥齿轮的加工精度,提出双正交B样条小波的优化设计方法。以球面渐开线的形成理论为依据,运用MATLAB获取齿面离散点数据。利用双正交B样条小波去除齿面高频细节特征信息,保留低频主体特征信息,重构出一组更合理、有效的齿面离散点。将重构的数据点通过NURBS曲面进行精确拟合后,得到具有较低高斯曲率和较低复杂程度的齿面。将该方法获得的齿面数字化模型进行数控加工并对精加工后的齿面运用三坐标测量仪进行测量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

齿面微织构面积率及形状对其摩擦性能的基础研究

作者: 冯永龙 阿达依·谢尔亚孜旦 卞传星 来源:机床与液压 日期: 2021-01-02 人气:94
为研究齿面微织构面积率和形状对齿轮副摩擦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激光打标机在经热处理后的45钢试件表面加工出不同形状和面积率的织构,利用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分析织构面积率和形状对摩擦因数的影响规律,并与Fluent仿真结果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随着织构面积率的增大,摩擦因数逐渐减小,油膜承载力和油膜刚度逐渐增大,长方形织构具有更佳的减摩性能。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与无织构表面相比,长方形织构面积率为17%时平均摩擦因数降低

齿面微观形貌对齿轮运动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 王威 阿达依·谢尔亚孜旦 申世宇 来源:机械传动 日期: 2020-10-03 人气:67
为了研究齿面微观形貌对齿轮运动稳定性的影响,引入分形理论,通过真实齿面的特征数据,实现圆柱直齿轮齿面形貌的模拟;借助W-M函数、M-B分形接触模型和Hertz接触公式,建立考虑齿面凹凸不平的刚度和阻尼数学模型;分析不同加工方法对齿面法向接触刚度和阻尼的影响,运用MATLAB和ADAMS研究齿面法向阻尼对齿轮啮合振动特性影响的规律。结果表明,齿面微观形貌影响齿轮运动平稳性;加工方法影响齿轮的啮合刚度和阻尼;电化学光整加工与磨削和铣削加工相比,法向接触阻尼更大,更有助于减少齿轮振动,提高齿轮运动稳定性。

行星齿轮传动系统断齿故障下动态特性研究

作者: 杨锐 周建星 姜宏 阿达依·谢尔亚孜旦 来源:机械传动 日期: 2020-10-01 人气:114
为了探究含故障因素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动态特性,结合Hertz接触理论和齿轮激励,建立考虑齿面接触特性的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且在模型中分别引入了行星轮、内齿圈、太阳轮3种断齿故障因素;分别模拟了传动系统在不同故障因素影响下的工作过程,通过分析动载荷谱、浮动轨迹来研究行星齿轮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传动系统的动态特性。得出结论:与内齿圈断齿故障相比,行星轮、太阳轮断齿对系统造成影响更大;频谱图中低频区域的幅值所在频率和故障频率有着对应关系;太阳轮断齿故障因素使太阳轮浮动轨迹半径大幅增加。故障因素对系统动态特性影响的研究,可以为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故障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基于Fluent两种螺旋槽密封微间隙三维流场分析

作者: 王晓岗 阿达依·谢尔亚孜旦 来源:机床与液压 日期: 2019-07-23 人气:152
应用UG三维建模软件建立两种不同形式的螺旋槽密封结构用Gambit软件对其进行网格划分并利用流体动力学求解工具Fluent对两种形式螺旋槽密封的微间隙三维流场进行了模拟仿真。研究表明:两种形式的螺旋槽均可以产生明显的动压效应;在一定转速范围内端面总压随着转速升高而增强;开于密封端面间的螺旋泵送槽相比于同类开于外径处的螺旋槽流体动压效应更为明显形成的流体润滑膜更为稳定。
    共1页/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