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非对称液压缸系统键图建模与仿真分析

作者: 叶正茂 衣超 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 日期: 2021-03-18 人气:84
针对对称阀控制两个非对称液压缸系统的非线性结构,文章基于键图建模理论,建立阀控非对称缸系统的键图模型,以解决传递函数不易描述液压系统非线性的问题,通过仿真分析表明,键图模型可以精确描述液压系统的动态特性。

双阀并联控制在船舶舵机电液负载模拟器多余力抑制中的研究

作者: 王经甫 叶正茂 李洪人 来源:机械工程学报 日期: 2020-01-13 人气:132
由于船舶舵机电液负载模拟器所模拟的水动力载荷很大,要求加载系统不仅要有很大的出力而且具有很大的负载流量.为满足系统大流量的要求而又能有效抑制被动加载时的多余力,提出了由高响应大流量三级电液流量伺服阀和p-qv伺服阀组成的双阀并联控制方案.通过对船舶舵机电液负载模拟器的建模,p-qv伺服阀模型的分析简化,设计了双阀并联控制实时控制系统.对比双阀并联控制和单流量伺服阀控制的试验曲线,可以看出被动加载时双阀并联控制比单流量伺服阀控制可以更有效地抑制舵机系统启停和换向时的多余力,明显改善系统动态加载性能.

高响应两自由度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研究

作者: 叶正茂 李洪人 周建锁 裴润 来源:机床与液压 日期: 2019-08-20 人气:96
高响应两自由度电液位置伺服系统是两级电液主动隔振系统的基础.本文建立了两级电液主动隔振系统的两自由度电液位置伺服系统数学模型.利用传递函数模型和键图模型进行仿真研究分析了两自由度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频域特性和时域特性证明了研制高响应两自由度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的可行性.通过实验研究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

基于二次调节的专用车桥加载试验系统特性分析

作者: 齐潘国 叶正茂 张辉 韩俊伟 李洪人 来源:机床与液压 日期: 2019-08-16 人气:154
建立了二次调节模拟加载系统的功率键合图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对系统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说明键合图数学模型有效。仿真及试验均表明,系统稳态控制精度较高,但驱动单元与加载单元存在耦合,影响了系统的动态特性。针对系统的耦合问题,采用转矩补偿解耦方法进行了解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较好的解耦效果。本文的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实际的基于二次调节的专用车桥加载试验系统中,使系统的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自动变速器供油调压系统减压回路的稳定性分析

作者: 王关海 叶正茂 韩俊伟 李洪人 来源:机床与液压 日期: 2019-03-23 人气:174
以自动变速器供油调压系统中由定值输出减压阀组成的减压回路为研究对象,建立其由初始状态至建立起稳定压力全过程的数学模型,并利用Matlab/Smulink软件进行仿真,分析减压阀阻尼孔、敏感腔容积、二次回路腔室容积以及阀芯所受库仑摩擦力等因素对二次压力稳定性的影响,为自动变速器供油调压系统中减压回路的参数优化设计打下基础。

基于AMESim软件的三级电液伺服阀建模与仿真

作者: 刘小初 叶正茂 韩俊伟 肖林 来源:机床与液压 日期: 2018-10-24 人气:40
基于AMESim软件的三级电液伺服阀建模与仿真
介绍三级电液伺服阀的结构原理利用AMESim仿真软件对三级电液伺服阀建模依据国外标准产品设置模型的各项参数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建模的正确性从而为三级电液伺服阀结构参数和控制参数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条件。

离心机电液振动台液压系统设计

作者: 张连朋 叶正茂 韩俊伟 来源:机床与液压 日期: 2018-10-09 人气:210
针对目前离心机电液振动台系统由于短时间流量大和静不平衡力使得系统的平稳性差及波形复现精度低的问题,设计了振动台系统的水平和垂直激振系统,采用静力平衡系统来减小系统的不平衡力,利用高压蓄能器进行大流量高压供油、低压蓄能器吸收振动过程中的脉动和冲击。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振动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高精度且平稳地复现给定信号,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考虑阀口误差的阀控非对称液压缸系统建模、仿真与试验

作者: 李洪人 关广丰 郭洪波 丛大成 张辉 叶正茂 来源:机械工程学报 日期: 2018-07-16 人气:3546
考虑阀口误差的阀控非对称液压缸系统建模、仿真与试验
从解决比例阀控制非对称缸系统存在的超压问题入手,分析因加工误差引起的各阀口重叠量不一致这一非线性因素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建立考虑阀口误差的阀控非对称缸系统的非线性状态方程模型和键图模型。应用这两种非线性数学模型分析一实际非对称阀控制非对称缸系统的压力特性,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所建的非线性数学模型的正确性。仿真和试验研究揭示比例阀控制非对称缸系统的阀口误差对系统性能影响较大,往往是引起有杆腔压力超过供油压力的主要原因。通过大量仿真研究获得了阀口误差与系统超压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适当提高比例阀阀口的加工精度有利于消除超压现象和提高系统的性能,进而建议将某些比例阀阀口误差控制在最大阀位移的0.5%以内。给出的两种非线性数学模型具有通用性,可用于对各类阀控缸系统进行系
    共2页/1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