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拉杆转子-轴承-密封系统接触刚度矩阵建立及动力学特性分析

作者: 武祥林 焦映厚 陈照波 来源:振动工程学报 日期: 2021-07-27 人气:90
周向拉杆转子结构在燃气轮机中非常常见,而转子结构中普遍存在的拉杆及接触层对转子-轴承-密封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本研究中,建立了周向分布拉杆的力学模型和表征轮盘之间接触效应的非线性接触刚度矩阵,该接触刚度矩阵由七个刚度系数组成,这七个刚度系数可以综合表征接触层横向刚度,剪切刚度,弯曲刚度,扭转刚度,并且该矩阵能够考虑转子变形对于刚度系数的影响。结合基于短轴承理论并且经过试验验证的非线性油膜力模型和Muszynska密封力模型建立了周向拉杆转子-轴承-密封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采用了Newmark-β法对动力学方程进行了求解,并采用三维频谱图分析了预紧力大小和预紧力不均对周向拉杆转子-轴承-密封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接触刚度以及故障拉杆的相对位置对拉杆转子-轴承-密封系统的稳

基于模态叠加法的大型立式行星传动齿轮箱动力学分析及测试

作者: 徐哲 周正祥 焦映厚 王振 吴梅 来源:机械工程师 日期: 2020-09-24 人气:134
根据某大型立式行星传动齿轮箱的结构和动态性能特点,建立了其直齿行星传动的平移-扭转耦合集中参数动力学模型,基于模态叠加法采用ADAMS动力学分析软件对齿轮箱的高速轴、低速轴、行星轮和太阳轮等构件进行了动力学特性分析,得到了整个传动系统的频响函数和模态频率。通过理论分析与现场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该行星传动系统固有特性对齿轮箱产生的振动及噪声的影响。

200MW机组转子-轴承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分析

作者: 徐哲 张介禄 焦映厚 来源:机械工程师 日期: 2020-09-16 人气:212
利用大型有限元计算软件ADiNA对某国产200MW汽轮发电机组转子-轴承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通过ADINA程序提供的用户接口将滑动轴承的非线性油膜力进行了考虑,计算中只计入了电机转子两端轴承的非线性影响。为了验证方法的有效性,以单盘柔性转子-轴承系统为对象,将计算结果与数值积分方法的结果进行了对比,表明该处理方法有很高的计算精度。最后,将对200MW机组转子-轴承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分析结果与线性分析结果也进行了比较,证明利用ADINA程序对大型机组转子-轴承系统的菲线性动力学特性进行分析是可行的。

Jeffcott转子-轴承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分析

作者: 张伟忠 韩晶 焦映厚 陈照波 来源:机械工程师 日期: 2020-09-08 人气:193
为了深入地研究转子-轴承系统的分岔规律,揭示转子系统丰富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采用短轴承非稳态非线性油膜力的一般数学模型获得圆柱轴承的非线性油膜力表达式。在一定参数条件下,采用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和方法,对刚性Jeffcott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计算得到了系统的分叉图、时间历程、轴心轨迹、相图及Poincare映射图。计算结果表明-在特定的参数域内系统存在丰富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该方法收敛速度快、精度高,为定性控制转子-轴承系统的稳定运行状态提供了理论依据。

大型客车车身骨架结构分析

作者: 左向南 焦映厚 陈照波 尚元江 徐磊 来源:机械工程师 日期: 2020-08-24 人气:75
建立了客车骨架有限元模型,在紧急制动、极限扭转和紧急转弯工况下,对车身骨架结构进行了静态分析,得到了车身骨架结构的应力、位移、扭矩和弯矩分布情况。对车身骨架结构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到了低阶模态下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分析结果表明:车身骨架大应力主要分布在车身的底架,而其它部位的应力值都较低。车身低阶固有频率处于允许工作频段内,具有较好的振动特性。

大型客车车身骨架轻量化设计研究

作者: 左向南 焦映厚 陈照波 尚元江 徐磊 来源:机械工程师 日期: 2020-08-16 人气:128
建立了某全承载式客车车身骨架有限宽模型,对车身骨架结构进行了静态分析与模态分析。在保证车身强度和刚度的条件下,提出钢铝一体化轻量化结构方案。以轻量化为目标计算铝合金型材的截面尺寸,完成客车车身骨架的轻量化设计。对轻量化后的钢铝一体化车身骨架进行了校核,并与原车身骨架进行了质量、静态、动态性能的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轻量化后的强度和固有频率与之前相当,轻量化效果明显。

基于DSP的液压伺服系统模糊神经网络PID控制

作者: 黄山云 陈照波 焦映厚 陈彬 来源:液压与气动 日期: 2019-08-30 人气:122
针对道路模拟试验台阀控液压位置伺服系统,介绍一种高性能控制器的设计方法。以高性能的TMS320F28335 DSP芯片为核心设计控制器硬件,并应用模糊神经网络PID控制方法设计控制器软件。对试验台装置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PID控制,模糊神经网络PID控制在保证控制精度的同时,具有更小的超调量和更快的响应速度。

采用磁流变阻尼器的整星隔振平台试验研究

作者: 涂奉臣 张洋 陈照波 焦映厚 刘文涛 来源:振动与冲击 日期: 2018-06-22 人气:6547
采用磁流变阻尼器的整星隔振平台试验研究
为降低卫星受到的来自于运载火箭的振动和冲击载荷,针对柔性卫星整体隔振,提出一种采用高频解耦型磁流变阻尼器的新型整星隔振平台。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并制造了新型整星隔振平台、锥壳适配器和模拟卫星,搭建整星隔振系统,进行整星隔振性能试验。对比采用新型整星隔振平台、采用常规磁流变阻尼器隔振平台和采用锥壳适配器时的隔振效果,得到如下结论:新型整星隔振系统的隔振效果明显好于使用传统锥壳适配器时的情况;采用高频解耦型阻尼器能帮助隔振平台减小高频传递率,改善高频隔振性能。试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共2页/1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