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螺旋轴流式油气混输泵气液分离特性

作者: 周巍巍 韩伟 赵庆凯 袁仕芳 权辉 赵月前 来源:液压气动与密封 日期: 2021-01-09 人气:60
为了获得油气混输泵的两相分离规律以及该分离性质对该泵产生的影响,通过对含气率GVF=0.4的螺旋轴流式油气混输泵进行模拟计算,定量地分析了叶轮域内气液两相的分布及速度变化情况。结果发现:气液分离对流体流动造成的堵塞作用主要集中在靠近工作面以及背面的流道上,对中间流道上的影响较低。对导叶内部流场进行分析,发现两相分离造成的气团堆积,使得进入导叶的流体在流动中存在一低压区,该低压区使得流体在导叶内部形成二次回流。这说明了

螺旋轴流式多相流泵内流场可视化测试

作者: 权辉 宋凯 李雅楠 吴永康 来源:液压气动与密封 日期: 2020-12-30 人气:66
螺旋轴流式多相流泵适用于输送气液两相流介质,由于两相介质的密度不同,运动轨迹也不相同,气体以气泡的形式流动,在流动过程中大小和形态的转变可直观反映泵内流体参数的变化,通过设计试验系统观测以及数值模拟的两种方式结合对气泡轨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转速低于1200 r/min时,气泡在叶轮叶片骨线1/2处体积达到最大,与压力面接触破碎向吸力面运动,在导叶内气泡自身能量不足开始逆压力梯度回流,两相流通流情况差;转速高于1450 r/min时,叶轮内气

旋流泵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作者: 权辉 傅百恒 李仁年 张涛 韩伟 李瑾 来源:流体机械 日期: 2020-03-04 人气:142
旋流泵的无堵塞特性使得其在化工、制药、造纸以及污水处理等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旋流泵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内部流动特性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国内外旋流泵的研究历史及目前研究现状,结合各国学者提出的几种经典的流动模型,由此给出分析旋流泵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一个阶段内旋流泵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基于流固耦合的液压缸碰撞研究

作者: 姚雪明 权辉 来源:液压气动与密封 日期: 2019-10-30 人气:69
针对经典碰撞模型的局限性,通过采用缸筒弹簧模型,建立了新型液压缸碰撞模型;通过构建描述液压缸碰撞的流固耦合方程组,利用有限元软件ADINA分析了有无流体及不同负载力对液压缸碰撞位移、速度和应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流体对于液压缸碰撞具有明显的阻尼作用。

电液比例位置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

作者: 刘保杰 强宝民 权辉 来源:液压气动与密封 日期: 2018-11-08 人气:20
电液比例位置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
以军队"2110工程"支持项目"液压综合实验台"为背景,搭建了比例阀控非对称液压缸位置控制系统,重新定义了负载压力和负载流量,推导出了该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利用MATLAB进行了仿真分析,设计了PID控制器对系统进行了校正,结果表明系统模型正确,稳态精度明显提高。

起竖液压缸的稳定性分析

作者: 权辉 田桂 刘保杰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日期: 2018-11-08 人气:9
建立了起竖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采用了静力法、等效刚度法和经验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对起竖液压缸的临界载荷进行了分析,用MATLAB对该模型和方法进行了仿真,绘出了活塞杆压应力和临界应力随液压缸长度的变化曲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起竖系统承载能力与起竖液压缸稳定性的关系,为起竖液压缸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基于ADINA的导弹起竖液压缸有限元分析

作者: 谢建 权辉 田桂 来源:起重运输机械 日期: 2018-07-29 人气:1792
基于ADINA的导弹起竖液压缸有限元分析
对导弹起竖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利用M atlab绘出液压缸长度、受力以及内部压力随起竖角度的变化曲线,找出最易失效的状态,利用AD INA建立最易失效状态下液压缸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起竖液压缸的强度和刚度符合要求,为起竖液压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参考。
    共1页/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