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二维修正迫弹的气动特性及修正能力研究

作者: 潘雷 吴玉斌 郝永平 张嘉易 陈闯 来源:弹箭与制导学报 日期: 2021-09-02 人气:58
二维修正迫弹的气动特性及修正能力研究
为了研究安装鸭舵机构后迫弹的稳定性及修正弹相对于迫弹的气动变化,分别建立了普通迫弹及修正弹模型,并对两种弹丸进行气动与动力学联合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修正弹具有足够的稳定储备量,修正弹的升力系数、阻力系数和俯仰力矩系数均大于迫弹,修正弹的射程相比迫弹减小,横偏增加。对修正弹的修正能力进行了研究,其修远和修近的能力为1. 84%和1. 9%,修左和修右的侧偏变化量为105 m和114 m。对迫弹弹道修正技术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微气泡致动器技术在弹丸飞行中的应用

作者: 邱海峰 郝永平 张嘉易 姬曼 来源:兵工自动化 日期: 2021-08-25 人气:173
微气泡致动器技术在弹丸飞行中的应用
为研究不同的气泡高度对弹丸的影响,建立带有不同高度微气泡致动器弹丸的模型,对不同弹丸进行气动仿真,分析带有不同高度的微气泡致动器对弹丸阻力系数所产生的影响,并计算出全弹道的飞行过程。仿真结果表明:加装不同高度的微气泡对弹丸的飞行稳定性影响很小;相同马赫数、相同攻角情况下带有气泡致动器的弹丸阻力系数小于普通弹丸,升力系数大于普通弹丸,能够有效地增大射程和减小横向偏移。

S型折叠式微悬臂梁刚度仿真与测试

作者: 邹显楠 郝永平 秦宇 陈良玉 刘双杰 来源:机床与液压 日期: 2021-03-01 人气:81
为弥补现有测试微悬臂梁刚度方法中存在的不足,采用准LIGA工艺加工了一种S型折叠式微悬臂梁,对其x向和y向的刚度进行了仿真;采用自行设计并制作的刚度测试系统对该微悬臂梁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的相对误差低于2%。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所设计的测试系统测试微悬臂梁刚度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为微悬臂梁进一步的优化设计和工艺改进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手段。

多段式仿生扑翼飞行器动力学建模与气动特性分析

作者: 邵伟平 郭梦辉 郝永平 来源:机床与液压 日期: 2021-02-17 人气:170
为了实现鸟类飞行过程中翅膀的折弯效果,以平面四杆机构为基础,设计一套能实现主动折弯并具有急回特性的扑动-折弯运动模型。采用ADAMS对其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优良的动力学性能;采用ADAMS与XFlow联合仿真方法对其进行气动特性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优良的气动特性;同时,得到翅膀的扑动速度对扑翼的气动特性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结论。

平板类微小型零件的自动化装配

作者: 张嘉易 刘扬 郝永平 孙全伟 来源:机械设计与制造 日期: 2020-12-01 人气:92
针对MEMS器件中平板类微小型零件轻、小、薄的特点,搭建了基于单目显微视觉的真空吸附式微装配系统。通过研究微小型零件装配过程中的抓取方式、运动控制以及显微视觉定位等关键技术问题,制订了基于示教再现与显微视觉反馈相结合的平板类微小型零件自动化装配总体方案,并利用VC++平台开发了自动化装配程序。经实验验证,该微装配平台不仅可以实现微小型零件的高精度检测定位以及完成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平板类微小型零件精准吸附,而且通过示教再现和视觉伺服相结合的控制方式实现了微小型零件的自动化装配,从而为提高微装配系统的装配精度和装配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悬停状态共轴双旋翼桨叶扭转设计及升力性能分析

作者: 邵伟平 徐浩军 郝永平 来源:机械设计与制造 日期: 2020-10-06 人气:124
为提高旋翼型微型、小型飞行器桨叶的升办性能,建立了一套基于悬停状态下的单旋翼、共轴双旋翼桨叶扭转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理论推导和程序计算得到单旋翼的桨叶扭转几何安装角,考虑桨尖涡对桨叶几何安装角的影响,对桨尖的扭转几何安装角进行了修正,实现悬停状态下单旋翼桨叶扭转设计;考虑到桨尖涡以及上下旋翼间的气动干扰,对共轴双旋翼上、下旋翼进行了悬停状态下几何安装角的扭转设计,并对所设计的单旋翼、共轴双旋翼进行模拟仿真测试,仿真结果表明悬停状态下该方法设计的扭转单旋翼、共轴双旋翼与非扭转旋翼相比升力分别提升8.83%、35.87%;同时对水平风阻、翼展、转速对桨叶升力的影响进行了仿真模拟。

基于UG开发技术实现装配系统零部件工艺信息管理

作者: 刘一帆 陶泽 郝永平 曾鹏飞 刘淑娟 来源:机械工程师 日期: 2020-05-25 人气:80
为了改善装配车间的工作效率,提高企业数字化信息化程度。在UGN X 8.0环境下,利用UG二次开发技术,运用UG_OPEN API功能模块,在Microsoft Visual C++6.0环境下用C++语言开发出装配工艺信息模型。采用Java Web技术对装配管理系统进行设计开发,将装配工艺信息在管理系统中的合理表达,实现装配车间零部件工艺信息的管理,提高零件的装配效率。

新型机械换向长冲程抽油机设计与分析

作者: 邵伟平 孙春辉 郝永平 王毅 来源:机床与液压 日期: 2019-08-01 人气:137
针对游梁式抽油机能耗大、冲程短、运动性能差的缺陷,以及在无游梁抽油机中电机换向和链条换向所存在的可靠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机械换向长冲程抽油机设计方案,通过由两组差速器组成的“换向减速器”来实现纯机械换向,避免了电机换向和链条换向存在的问题。同时,对该抽油机进行了性能分析,可达到节能减耗的目的。
    共1页/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