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波液压网 欢迎你,游客。 登录 注册

42CrMo钢淬火数值模拟及试验验证

版权信息:站内文章仅供学习与参考,如触及到您的版权信息,请与本站联系。

  自从1938年W.E.Jominy用端淬试验法得出端淬曲线以来,人们对端淬曲线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标准的端淬试验法成为目前用于测定材料淬透性最常用的方法,但对于42CrMo等淬透性良好的钢来说,使用水冷容易造成试样的应力集中甚至开裂,所以通常采用油冷。研究了对端淬试样进行喷油淬火试验时,某一瞬间工件各部分的温度变化、组织变化、硬度变化以及应力变化。

  1 淬火过程数值计算

  1.1 几何模型的建立

  使用COSMAP的前处理软件FEPG.GID建立试样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试样长度为100mm,直径为25mm。对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有限单元网格划分,单元类型选用六节点的五面体单元,节点数为6110,网格数为10800。由于试样端部喷油变化比较剧烈,对端部网格进行了细分,为了节省计算时间,网格采用渐变式的划分,随着距喷油端距离的增加,网格也逐渐变疏,如图1所示为试样的有限单元模型的网格划分。

  1.2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设定

  淬火冷却之前的加热过程是整体均匀透烧的过程,初始温度为均匀温度场,即保温温度为850℃,初始应为0。对42CrMo试样加热到850℃,保温15min,使工件内部温度均匀,碳及合金元素充分溶于奥氏体,并力求奥氏体均匀化。

  传热过程一般可分为3个阶段,即膜沸腾、核沸腾和自然对流传热阶段。淬火件为导热体,传热形式是对流和辐射混合传热;因此看作第3类边界条件,即对流传热条件。利用淬火过程中的冷却曲线反求法求得42CrMo喷油淬火时与KR128油的传热系数,如图2所示。

  2 模拟结果及试验验证

  2.1 温度场模拟结果

  如图3所示为42CrMo钢端淬试样冷却不同时刻的温度分布图。冷却100s时,冷端近表面处温度约为545K;冷却300s时,由模拟结果可以看出,随着距离顶端的距离越大,温度越高,顶端的最高温度约为1000K;当冷却到1100s时,试样总体已冷到室温。

  2.2 组织场的模拟结果

  如图4所示为42CrMo钢淬火过程中喷油冷却1100s时的试样组织分布云图。从组织分布上看,试样冷端马氏体量的体积分布最大值可达到98%,并且马氏体的体积分布随着距离冷端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减少。由于42CrMo钢含Mo元素,使CCT曲线的珠光体转变区右移,如果冷却速度小于临界冷却速度,就很容易得到贝氏体;所以,淬火时能得到一定量的贝氏体。另外,随着距冷端距离的增大,珠光体类型组织逐渐增多。

  2.3 应力场的模拟结果

  如图5所示为试样应力场分布云图,上端面为拘束面。从外表面看,最大的拉应力为492MPa,位于约束面;最大的压应力为300MPa左右,位于距喷油端12mm处。喷油端受到约100MPa的压应力,距喷油端50mm处都受到拉应力。因为近喷油端快速冷却时,内部发生大量的马氏体转变和珠光体转变,组织转变的影响较大,近喷油端先转变成马氏体而膨胀;但由于受到其上部的牵制,将使近喷油端处产生压应力,而其上部产生拉应力。继续冷却,靠近喷油端温度降低,与其上部的温差不断增大,使近喷油端的拉应力迅速上升。

你没有登陆,无法阅读全文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查看,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标签: 有限元
点赞   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验证码:

最新评论